近年来,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金峨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、社会治理、为民服务为主线,整合资源强基固本,在工作中不断总结、探索,推行“三进三听三做到”社区工作方法,用心用情用力为民服务,走出了一条反映社区特点、顺应群众期盼、不断紧密群众关系的新路子。
“三进”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。一是社区干部进小区。为搭建与社区居民交流互动的平台,防止社区干部向“机关化”倾斜,扎实“用脚步丈量民情”的工作作风,金峨社区干部常态化开展“每周敲门30户”行动,对现有的人员信息逐户、逐人进行摸排,并对相关动态进行日常维护,每半年更新一次全员信息台账,确保家底清、情况明,为后续各项工作打下良好基础。二是多方资源进网格。金峨社区以单元网格为载体,社区干部对各小区进行包保工作制,并充分整合辖区内社会组织、共建单位、志愿团体等资源进网入格,参与基层社会治理。同时,网格员充分发挥作用,积极向上对接社区资源,向下团结小区居民,社区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、工作复盘会等,汇总处理网格内的各类事项,进一步做实做细网格化管理工作,实现“小网格”服务“大民生”。三是红色楼长进楼栋。金峨社区以“党支部+党小组+红色楼长+N”工作模式为抓手,鼓励党员、干部下沉社区担任楼栋长,在楼栋中亮身份、做表率,发挥模范带头作用。同时,社区民警、城管人员、物业管家等作为“N”力量按要求开展工作,坚持“小事不出楼栋,大事不出小区”的原则,推动实现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最小单元,着力把治理触角延伸到“末梢”细处。
“三听”推进工作走深走细走实。一是广开渠道听民生。常坐办公大厅的干部与居民平常互动交流机会少,很少有机会收集到真实的心声,金峨社区坚决杜绝,坚持深入基层、深入实际、深入群众,走进群众家中,与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,面对面沟通、心连心交流。同时,充分利用微信群、小微权力监督等平台,从群众方方面面的声音中听到群众的真民意,并转化成为民办实事、办好事的方向和动力。二是开门纳谏听意见。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“全过程民主”要求、汇聚人民智慧,金峨社区通过“五方联动”、“业主请上座”等活动,掌握居民的实际需求和意见反馈,通过社区每周例会集中整理,坚持即知即改,立查立改,摸清实情、找准症结,从反应最强烈的意见着眼,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,通堵点、疏痛点、消盲点,认真记录建设性意见建议,积极吸纳,推动社区治理工作不断提档升级。三是真情为民听心意。社区通过经常性走访,走亲戚式互动,重点与辖区内党员、干部、楼长、志愿者、困难户等群体进行面对面、心贴心交流,搭好“连心桥”、织好“连心结”、结成“好搭档”,读懂民心、善解民意,实现群众把干部当亲人,讲真话、讲实话、讲心里话的良好社区氛围。
“三做到”推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。一是做到合理问题解决到位。对居民反映的问题,首先进行分类分级进行梳理,能现场解答的,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;不能现场解答的问题一一记录,详细了解,分析问题症结所在,在社区周例会上进行协商解决;实在无法有效解决的,形成问题清单,上报相关部门寻求解决方法,重视结果反馈,形成工作闭环,做到有始有终。二是做到生活困难帮扶到位。社区干部秉承心系群众、服务百姓的原则,全面摸排孤寡老人、困难党员群众、老弱病残孕等重点人群,在小区内组建困难救助小分队、党员突击队,明确责任分工,实时掌握群众困难诉求,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,建立帮扶救助台账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,确保困难帮扶精准到位,让群众生活得安心、放心、舒心。三是做到个性需求服务到位。金峨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创建了不同类别的微信群,“线上+线下”进行需求收集和资源对接。社区将针对“一老一小”两个群体的个性需求服务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推进,利用“党组织+社工站+志愿服务队”的联动服务模式,结合“我们的节日”,链接共建单位和社会团体定期组建各类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活动,推动个性化服务常态长效、高效规范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